定风波•蓬莱仙境
文/董生
海市蜃楼海天边,
蓬莱方丈瀛洲山。
秦皇求药徐福往,空想,
沙丘不见长生丹。
汉武访仙寻旧路,九顾,
老来方道世无仙。
八仙过海逍遥笑,飘渺,
神通各显是人间。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记正义》:"蓬莱、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
秦始皇时期,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未求到神药。秦皇在沙丘死去,也没等到长生药。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直到老年才醒悟:世上哪有神仙啊。
八仙过海是八仙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图片董生先生提供
作者简介:董生,山东省肥城市人,公司职员。爱生活,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