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古代女人习读《女诫》,讲究三从四德,可是就有个别女人她们不"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只从己心,也不理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那一套清归戒律,她们我行我素。可就是这样的坏女人,却留下千古名句,供后人瞻仰。这些句子人们耳熟能详,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些句子的作者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卓文君西汉时期的才女,螓首蛾眉,朱唇皓齿,人长的漂亮,文能做诗品茗香,武能抚琴通音律,她年纪轻轻新寡在家,可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早已远近闻名。
一日卓王孙(文君爷爷)宴请,司马相如也在席间,见到了绝代佳人卓文君,起了爱慕之心,想起坊间传闻文君通音律,于是蜀琴高手抚了一阕《凤求凰》琴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遊四海求其凰。何悟今夕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方……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擅抚琴通音律的卓文君听懂了,它被这琴声摄了魂,被这歌夺了魄,被这弹琴人迷了心神,辗转反侧……
终于毅然决然的在一个黎明前与司马相如私奔了,她将种种清规弃在一旁,顾不得守丧期未过,把一套套的戒律甩在身后。不说是在古代就是现代丈夫刚死,马上结婚也会为人诟病,更何况是在两千年前,他俩的这种疯狂的举动,早已经是惊世震俗的大事件了。
文君与司马相如回到了剑南西川,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文君这位没吃过苦的大小姐却丝豪不在意,与司马相如患难与共,当垆卖酒。
后来穷书生凭借两篇文章得到上头青睐,一篇《子虚赋》,一篇《上林赋》,司马相如一朝闻达,春风满面,洋洋得意,想要纳茂陵女为妾,而这时的卓文君已经美人迟暮,于是卓文君含泪写下了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并附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到信后,陷入矛盾当中,如果一旦离开文君,那当年的,"琴挑文君,双双夜奔"算是什么?经过一翻思想斗争,终放弃纳妾,并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二人恢复如初,白头到老。
而这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也成为男女对爱情真挚的向往,成为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句。
李冶字季兰,是一名女道士,被称为女中诗豪,是出了名的大美人,被诗僧皎然惊为天人。她和薛涛一样早慧,相传她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指着蔷薇让她作诗,她作了一首《咏蔷薇》,她父亲听后愁眉不展,反复念叨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未架却,未架却……未嫁却,未嫁却……终于长叹一声,小小年纪,就知道嫁人心乱,更何况未嫁却,季兰自小聪慧,只怕长大之后不守妇德。后十二岁左右被其父送往道观修行。
在唐朝道观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相较于俗世,道观更加宽松自由,言行随意,不受《女戒》等条条框框束缚,有很多皇家公主也出家当道姑,个别公主用道观做掩护,自由社交,私生活混乱。以至于到后来,道观成了披着羊皮的风月场所。
李治被送到道观后,内心如何波动暂且不说,但她的行为还是淡定的,照旧专心翰墨,弹琴练曲。道观人来人往,她的才名诗名也越传越广,至此与这些男人的诗酒相酬给她带来了两个极端的影响。
好的是,闻诗名而来的男子,大多有理想有抱负,日积月累之下,李季兰内心的豪气也被激发了,刘长卿评论说:"季兰诗作,差不多都带豪气,堪称'女中诗豪'!"众人赞同,从此李冶便有了"女中诗豪"的美誉。
坏的是,被送进道观的时候,她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进入道观的人也是良莠不齐,什么层次的都有,在加上周围大环境如此,与心中的一点点叛逆相结合,后就形成了一个外表风流不羁内在端庄而重情的矛盾体。
艳名才名俱佳的李冶结识了许多名士,与他们都有唱喝往来,例如刘长卿,茶圣陆羽,和尚皎然,萧叔子等等,为啥把陆羽和皎然放在一起呢,因为他出入道时与陆羽同居妙喜寺,想来两人是好朋友,所以风流互论,知道李冶也是理所应当。除了以上几位,李冶还有情人韩揆,朱放,阎士和等等风流人士。所以有《玉堂闲话》记录,李季兰素行放浪,不能自持。又有《唐才子传》记录她神情萧散,可见不论她恋了几次,她对爱情仍是有期盼的,只可惜她内在的端庄重情全然淹没在放浪不羁的外表下。
她曾拥有过几次情到浓时的甜蜜欢欣,品尝过多次移情别恋的痛苦悲伤,她见过别人的阴晴圆缺,也听人诉说过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于是乎终于参透了亲密关系的真谛,以至于她这首《八至》诗流传至今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一首诗戳破多少怀春少女的婚姻幻想,清冷又犀利的告诉我们这就是夫妻关系,不要过于期待也许会有惊喜。
鱼玄机原名叫鱼幼薇,长安人,《太平广记》评价她:色即倾国,可见这位大美人是多么漂亮,她也是一位才女,可惜生于倡家,地位低下,无法嫁人为妻,于是她十六岁时嫁给补阙李亿为妾,李亿很宠鱼幼薇。
李亿夫人裴氏嫉妒她的美貌和才华,经常为难于她,李亿要依靠裴氏娘家的势力,所以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经常劝幼薇要忍耐,因此两人也有过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后来裴氏终于容不下幼薇,逼迫李亿休了幼薇。可李亿不甘心,背后偷偷把鱼幼薇送到咸宜观,这一年是咸通初年。
李亿发誓,三年以后会从道观接她回家,以后也会经常来看她。于是这个情根深重的女子开始了她在道观里的等待生涯。李亿被老婆看的紧,经常好久才能来一次。这一次李亿又好久都没有来,幼薇后来实在忍耐不住,和熟人打听才知道,李亿已经带着妻子去扬州赴任了,可在走前,丁点儿话语没有留下,自己还在望眼欲穿,鱼幼薇气的发抖,于是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看看她有多伤心,才能发出想找有心郎比无价宝还要难这样的感叹。又有多么绝决,和激愤才说出男女平等,你能这样做,我也能找男人,又何必来恨你呢!
从此她改名鱼玄机,从一个为爱人洁身自好的小女人变成一个游戏人间的风流"女冠"。据记载在道观里主持男女沙龙的交际花称为"女冠"。与温庭筠,李郢,刘尚书,李近仁等人都有酬酢。
确实,鱼玄机就是一个激进派,"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人"这是她在游观南楼看见新科及第的名单有感而发,看见名单,她没有夸奖及第者,也没有鼓励下第者,而是自恨不是男儿身,满腹才学被这女儿身给淹没了,只余下满腔愤慨和无尽的无奈。
瞧瞧,极端激进就是她的真实性格,自从被弃后,看似风流放荡,自由选择合心意的男人,可是也内心的那种悲愤依然存在,这种悲愤以另一种极端狠厉的形式流露出来,她惊疑自己的侍婢绿翘和情郎陈韪有染,嫉恨仇视之下将她鞭笞至死。被弃的激愤,不平至此终于给自己惹下官司,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咸通九年京兆尹温璋判处死刑,结束了年纪轻轻生命。
这一年她才二十几岁,可是这个实打实的大唐坏女人,这个放浪的杀人犯,曾经的这句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却流传至今,成为了无奈的爱情诗句。
《完》
参考书籍《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大唐薛涛》《个性化的多彩人生:唐代诗人趣文》《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