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怎么读,是什么字?
砀[dàng]
释义:①有花纹的石头。②被冲荡而出。③振荡。④广大。
组词:
砀突 [ dàng tū ]释义:冲撞;冒犯。造句:他不小心砀突了他一下。
砀基 [ dàng jī ]释义: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造句:一个房子做的是否漂亮坚固,首先要看砀基做的好不好。
枪砀 [ qiāng dàng ]释义:谓行动失去规范。造句:如果一根人枪砀了,那这个人就很危险。
沆砀 [ hàng dàng ]释义:白气弥漫貌。造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至砀 [ zhì dàng ]释义:极广大。造句:喜欢她,成全她,天地至砀,由她。天下归元。
砀念做什么?
砀读作dàng。砀拼音:dàng 注音:ㄉㄤˋ部首:石,部外笔画:3,总笔画:8汉字释义〈名〉(1) 有花纹的石头 [figured stone]。砀,文石也。--《说文》梁国砀。--《汉书·地理志》。注:"山出文石,在今河南归德府。"砀县、砀郡,名字来源于芒砀山,故址在今河南永城芒山镇。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2) 又如:芒砀(形容山石大而多);砀基(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3)芒砀山(山名),古称砀山,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4)砀山(县名),今安徽砀山。(5)砀县(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与安徽省砀山县一带。(6)砀郡(古地名),在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山东南部一带。副(1) 突然 [suddenly]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2) 又如:砀骇(突然跌起)。
这个字-砀,读什么?
“砀”字读:dàng
砀 【dàng 】
【解释】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3)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4)广大:“玄玄至砀而运照”。
【组词】
(1)砀骇(dàng hài):突然跌起
(2)砀山(dàng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3)芒砀(máng dàng):形容山石大而多
(4)砀基(dàng jī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例句】
(1)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
(2)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
“砀山”的“砀”字的发音是什么?
读音:dàng“砀”【读音】dàng【笔画】8画【结构】左右结构【部首】石。【释义】1. 有花纹的石头。2. 被冲荡而出 :“吞舟之鱼,~而失水,则蚊能苦之”。3. 振荡 :“回猋肆其~骇兮”。4. 广大 :“玄玄至~而运照”。【组词】1.砀突[ dàng tū ]:冲撞;冒犯。2.砀基[ dàng jī ]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3.枪砀[ qiāng dàng ]:谓行动失去规范。4.雾凇沆砀[ wù sōng hàng dàng ]: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 砀:白气弥漫的样子。5.芒砀[ máng dàng ]:(1)大而多貌;(2)广阔无边;(3)芒山、砀山的合称。 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造句】1.砀山的梨子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2.大雪纷纷后,等到雾凇沆砀之时,冬日的暖阳便会悄悄地绕过乌云,探出自己小巧的 头,洒下了温和的暖意。
“砀”字怎么读呀?
“砀”字读:dàng
砀 【dàng 】
【解释】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3)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4)广大:“玄玄至砀而运照”。
【组词】
(1)砀骇(dàng hài):突然跌起
(2)砀山(dàng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3)芒砀(máng dàng):形容山石大而多
(4)砀基(dàng jī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例句】
(1)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
(2)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
砀是什么意思?
“雾凇沆砀”中“沆”的意思是:夜间的水气,露水。“砀”的意思是:广大,弥漫。雾凇沆砀的意思是: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沆拼音:hàng
释义:
1.〔沆瀣〕露气,如“呼吸沆沆兮餐朝霞”。
2.〔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大水:沆茫。沆漭。
二、砀拼音: dàng
释义: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
3.振荡。
4.广大。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沆瀣[hàng xiè]
夜间的水气。
2.沆泽[hàng zé]
大泽。
3.莽沆[mǎng hàng]
水广大。
4.鸿沆[hóng hàng]
混沌状态中的云气。
5.沆漭[hàng mǎng]
水面辽阔无际。亦指广阔无际的水面。
6.沆溉[hàng gài]
流动缓慢的水。
“砀”怎么读啊?
砀◎ 粤语:dong6拼音:dàng 注音:ㄉㄤˋ 部首笔划:5总笔划:8繁体字:砀汉字结构:左右结构简体部首:石造字法:形声
雾凇沆砀的读音是什么?
“雾凇沆砀”的读音是wù sōng hàng dàng ,释义是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
原句:雾凇沆砀(sōng 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释义:(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赏析:
“雾淞坑场”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混檬不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少’字,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天、云,上也;山、水,下也。这两句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砀这个字怎么读?
砀读作:dàng砀部首:石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释义:
1、有花纹的石头。
2、被冲荡而出。
3、振荡。
4、广大。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沆砀[hàngdàng] 白气弥漫貌。2、至砀[zhìdàng] 极光大。3、砀骇[dànghài] 突然跃起。4、砀极[dàngjí] 古乐名。
5、芒砀[mángdàng] 大而多貌。
砀这个字怎么读?
展开全部
砀 (砀) 音【dàng】
砀(砀) 【dàng】
有花纹的石头。
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广大:“玄玄至砀而运照”。
【名】
有花纹的石头〖figuredstone〗
砀,文石也。从石,昜声。——《说文》
梁国砀。——《汉书·地理志》。注:“山出文石,在今河南归德府。”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
又如:芒砀(形容山石大而多);砀基(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砀山(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DangMountain〗
【副】
突然〖suddenly〗
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
又如:砀骇(突然跌起)
【组词】
砀骇【dàng hài】突然跃起。
砀基【dàng jī】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砀极【dàng jí】古乐名。
砀瑞【dàng ruì】借指祥云,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砀突【dàng tū】冲撞,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