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
和尚头上,无发无天,落毛凤凰,不如鸡,和尚头上虱子,明摆着,非洲人打跟斗,黑人一跳,瞎子点灯,白费油,
农村俗语有哪些?
农村的俗语可多了,有的针对人对事的,也有的针对气候和物的,虽然如此却句句在理,也是老农长时间得出来的经验,编出了顺口溜,流传至今。
1,不听老言,吃亏在眼前。
2,早照不开门,晚照晒煞人。
3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
4,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5,三六九,把亲走。
6,春冷,秋热有雨。
7,种地不施粪,个人捣鼓劲。
8,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应。
9,大旱三年忘不五月十三。
10,惊蛰冒了风,还得重过冬。
11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12,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还有很多很多更精彩的农颜,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春夏秋冬和日常生活积垒了很多气象,生活,人物等等经验,对春耕,夏作,秋种起到很大的作用!
各地经典的歇后语有哪些?
一副铜板做的眼镜~睁开眼就是钱。
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老太太吃麻花~要的那股拧劲。
老太太擤鼻涕~费了吭哧。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屎克螂戴花~臭美。
屎克螂坐火车~走一站,臭一站。
要饭花子搬家~穷折腾。
老鼠啃玻璃~满口明(名)瓷(词)。
高梁地里打瞎子~人看不见,天看见。
小偷跟着卖蒜的~一头一头揪。
全部的歇后语?
里外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记了你的名---妒忌(度记)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礼义廉——无耻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阎王爷嫁女——鬼要以下是一此常见于粤语的歇后语: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隔夜油炸鬼——无火气番薯跌落风炉——该烩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线(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生(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举埋年结——算数 蒙古大汗——忽必烈:被打至屁股开花(忽=屁股;烈=裂) 【歇后语—艰难类】一分钱的酱---难烩(会)一元钱买担菜---两篮(难)一餐吃个大胖子---谈何易一面官司---不好打一块硬骨头---不好啃一碗水泼在地上---难收拾一脚踩在桥眼里---上下两难人心隔肚树隔皮---难相识大海里捞针---不知从何下手才学理发就碰上个大胡子---难理(提)下雨天背棉絮---越背越重下雨天担稻草---越担越重马高蹬短---上下两难小孩子上楼梯---步步都是坎子小孩子喝烧洒---够呛小鸡吃黄豆---够呛无米之炊---难做王胖子跳井---下不去从手插进染缸里---左蓝(难)右也蓝(难)水中捞月---无处寻火烧岭上捡田螺---难得寻乌龟摔在靛壳里---壳蓝(可难)火钳子修表---没处下手火烧辣椒---呛死人乌龟爬泥潭---越爬越深乌龟爬在门坎上---进退都要跌一跤乌龟垫床脚---硬撑水煮石头---难熬生铁铸土地爷---硬神(撑)鸟入笼中---有翅难飞丝线打结巴---难解羊头插在篱笆上---伸首(手)容易缩首(手)难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老鼠钻牛角---步步紧老鼠碰见猫---难逃西山出太阳---难得百岁养儿子---难得地狱里活命---难见天日竹山里试犁---寸步难行冷锅煮雪---难溶沙滩上行船---进退两难两手提篮---左篮(难)右也篮(难)苏州的蛤蟆---南蟾(难缠)针尖上落芝麻---难顶泥塘里滚碓臼---越滚越深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肩膀上生疮---不敢担岩缝里的笋---挟得紧紧的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挂着腊肉吃斋---难熬赵匡胤爬城墙---四门无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香棍搭桥---难过拳头舂辣椒---辣手高梁秆子担水---挑不起来热锅上的蚂蚁---走头无路赶鸭子上架---难呀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婆婆太多---媳妇难当麻雀抬轿---担当不起菜勺挖耳朵---下不去黄鼠狼带牛铃---叮当(担当)不起脚板上钉钉---寸步难行鱼网里的山鸡---有翅难飞筛子眼里夹的米---上不去也下不来絮被上捉虱子---翻不尽碓窝子做帽戴---顶(担)当不起嗓子里撒把胡椒粉---够呛的筷子搭桥---难过筷子穿针眼---难进榨油房里的铁圈---箍得梆梆紧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鼻孔喝水---够呛橄榄核垫台脚---横不得,竖不得瘸子下山---这步容易下步难骑在虎背上---即上难下螺蛳壳里做道场---难癞蛤蟆垫桌子角---死撑活挨篾匠赶场担一担---前后为篮(难)豆腐干---压成的河中间斩竹篙---两头不到岸【歇后语—见识类】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坐井看天---见识太少眉毛上吊钥匙---开眼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老鼠子眼睛---一寸光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歇后语—焦急类】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牛踩瓦泥---团团转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火烧湿竹子---直爆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灯盏无油---火烧芯(心)没有庙会了---别挤(急)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狗等骨头---急得很兔子上树---赶急了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阎王搓麻绳---结(急)鬼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硫磺脑袋---沾火就着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筒车打水---团团转滑了牙的螺丝---团团转【歇后语—骄傲自大类】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土地菩萨打哈欠---神气飞机尾巴---翘得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头顶上长眼睛---旁若无人头顶生目,脚下生手---眼高手低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关上门做皇帝---自尊自大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寿星老爷卖妈妈---倚老卖老泥牛掉在河里---架子不倒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驼子翻筋头---两头翘参天大树---高不可攀
歇后语还有哪些,歇后语歇后语有哪些?
谒后语大全杂货铺卸货——没进步(布)灶门前拿竹筒——吹了灶王爷打跟头——砸锅了灶王爷上尺——神气来了灶旁的凤箱——扇风点火灶台上的抹布——沾油水灶坑插杨柳——死不死,活不活近视眼瞧卒——不象个事(士)炸油饼的卖冰棍…一冷热结合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锯)整筐丢西瓜——大处不算小处算醉汉的嘴——没遮拦葬瓶里的骨灰——是不自由的鬼珠穆朗玛峰上听鸡叫——高调砸锅卖铁——豁出来了砧板上的鱼——任人解剖桌子板凳一样高——平起平坐钻子头上加钢针——好厉害脏拖布擦地板——不干不净脏水罐子掉到茅坑里——越闹越臭脏水倒阴沟——同流合污债主找到了负债的——清了吧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蚱蜢碰上鸡——在劫难逃炸蠕斗公鸡——玩命啄木鸟修房子——斗嘴劲啄木鸟治树——嘴上功夫啄未鸟下油锅——嘴硬骨头酥啄木鸟找食——全凭嘴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猪向前拱,鸡住后刨一——各有各的门道做梦变蝴蝶——想人非(飞)非(飞)做贼的不用化装——贼眉贼眼粥锅里煮蚯蚓——糊涂虫蜘蛛拉网——自私(积丝)藏民穿皮袄——露一手,留一手站在云头吊嗓子——唱高调站在河边撒屎——随大流(比喻跟着多数人说话或行事。)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战场上用兵——虚虚实实蘸了汽油的柴未——一点就着张天师被鬼迷——瞒不了人张生跳粉墙——偷花贼张生的病——吃药没用张生碰着崔鸳鸯——一见钟情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绣花——粗人有股细劲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张果老骑驴——倒着走张果佬倒骑毛驴——越走越远张果佬倒骑毛驴——向后看张家的儿子李家荞——大有名堂丈二宽的长袍——大摇(腰)大摆丈夫不打妻子——好福气(夫妻)丈八房子,丈九菩萨——出了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丈母娘遇亲家母——婆婆妈妈钟旭开饭店——鬼不上门钟旭找饱嗝——肚里有鬼钟旭受骗——被鬼迷往钟旭嫁妹——鬼混(婚)钟鼓搂上百灵鸟——惊不出来照葫芦画瓢——按老样子做(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针挑手中刺一——个更比一个尖针尖对麦芒——尖对尖针尖上落芝麻——难得针尖上擦油——又尖又滑织布机上的梭子——两头窜织布不用梭子——就靠吹(比喻人既有心眼,又极油滑不老实J芝麻地里的黄豆——数它大(比喻显示自己有能耐J芝庶地里的老鼠——吃香(比喻肥欢迎J珍珠没眼儿——瞎宝贝蜘蛛结网——独霸一方只尝不买——光占便宜纸糊的房子——不能容人纸补裤裆——越补越烂纸马店的货——等着烧纸老虎——一戳就穿纸糊的人过河——衣烂架不到纸糊的大鼓——不堪一击纸糊的墙——靠不住纸上画刀——无关痛痒纸船出海————经不起风浪直性人发言——一有啥说啥纸糊的背墙——靠不住纸糊的房子——不是安身之处纸糊的窗户———点就破(比喻一经指点就明白J纸糊的大炮——一辈子也打不晌终身当会计——一长期打算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中国的功夫——名不虚传种庄稼的杀猪——靠吹大气吃饭种下碗......余下全文>>想收集一些民间朗朗上口的谚语,你有记得的吗?
野狐试答
题主好,这个我很感兴趣,以前收集了一点自己感觉很有味道的谚语,借机分享给大家,也希望题主喜欢。
1 望山跑死马从这个山头看那个山头不远,但走起来就远了。山里的路就是这样,七拐十八弯,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很远。也有山很大所以望之不远,实际很远的意思,就像我们看日月也不远一样。
2 指山说磨古代的石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磨盘都是用山上的大石头凿出来的,这并不是容易的事。这就话常用来讽刺说大话、空话、漂亮话,不办或办不了实事的人。成语“涸辙之鲋”中的监河侯就是这种人。
3 骑马的时间短,擦镫的时间长。批评一个人做事拖沓墨迹,半天进入不了正题,只在外围打转转,尽干些无关紧要的事。
陕西方言中有句话和它的意思基本一样:“烧香呢!摆供呢!不磕头!可敲磬呢!”
4 豁出破头撞金钟拼命时说的狠话,也不一定拼命。矛盾双方相差很大,弱的一方以此提醒对方,放弃争斗,否则损失大的将是他。
陕西方言中有两句意思相同的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破套子还怕和你油罐缠”(方言称旧棉絮为套子)
5 黄泥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于是非之地,陷入是非之中,尽管是清白的,但没法说清楚了。
陕西方言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与之意思差不多。
6 死了王屠户,吃带毛的猪不成。用来骂一个摆谱不合作的人,说离开你事情照样做得下去,你并没你想得那样重要。
陕西方言亦有类似的话:“离了你这红萝卜,还不上席了。”(在陕西民俗中,红萝卜本来就不用于待客上席的)
7 搂柴打兔子顺便。赶集走亲戚顺道。两句都是陕西民间谚语,意思也一样,都是讲一举两得。多用来讽刺一个人图方便,把两个本该分开单独办理的事情,放在一起简单处理。
8 一家不知一家的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句意思差不多,都是陕西民间谚语,大意是说谁也不容易,只是你不了解情况,了解了家家都一样,各有各不同的难处。
9 河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从哪里赚的钱,又在哪里赔光了。嘲笑一个人白忙活了一阵,到头还是一场空。有点“悖得者,亦悖失”的味道。
10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穷家富路。农耕时代,人们安土重迁,古代交通通讯又很落后,物质条件也比较艰难,加上乡土观念重,存在排欺生的现象,凡在此种种,就有了这样的谚语。也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11 卖儿招女婿古人重男轻女,儿子撑门户,传宗接代,女生外向,是要嫁人的。没有儿子的人家,为了香火,迫不得已,会采取给女儿招女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不会有人把儿子卖了,给女儿来招女婿了。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骂一个人做事不靠谱。
12 打车不如旋棒槌。打车在古代是比较高级的木工技术,旋棒槌是比较简单低级的事情。用比喻形象的描述了做空的大生意的不如做实的小本生意。用现在的例子来说,就是开了一家大公司,当着老板,听起来很威风,可公司不赚钱,甚至赔钱。人家卖豆腐脑的,天天有收入,几年下来,房也买了,车也买了。务实比务虚要好,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
你喜欢的歇后语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歇后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其所以称为"歇后",因为它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一样,令人猜想;而后半部分則是诠释,是谜底。既生动,又形象幽默。例如,瞎子点灯一一白费蜡,聋子的耳朵一一样子货……等。农夫是农村人,一般不喜欢书本中文诌诌的歇后语,总觉得比喻不形象,尤其是对于文化知识较浅的人来说,很费解,根本猜不来后边要说什么。例如:
老黄忠上战场,你说后边是什么?笔者初看到这句话也不知后边怎么说,原来后半部分是"百发百中"。如果让历史知识欠缺的人来猜,可能猜出"凯旋而归“或"独当一面",也能说得通。再如:
姜太公钓鱼一一愿者上钓。这一句知识面宽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让欠缺历史典故知识的人猜,或许猜成"满载而归”,也能说通。所以笔者感到农民的语言,或歇后语虽稍粗俗,但比喻形象,实在,更耐人寻味。除了上面已举例过的两个外再例如:
茅子坑的石头一一又臭又硬。
精尻子撵狼一一死装胆大。
我看你是稻地的稗子一一不是粮食。
屎巴牛打趔子一一显花你的黑爪爪。……等等。
另外,在所有的歇后语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有典故的,例如在《战国策,楚策四)中所说到的:亡羊补牢一一未为迟也。
盲人摸象一一以点带面。说的是在古代有四个盲人,都摸的是大象的一部分,摸到鼻子的盲人甲说,大象像一根管子,摸到尾巴的盲人乙说,大象像一根棍子,摸到大象身体的丙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腿的丁的说,大象像一个柱子……然后四人在一起争论不休,都说自已正确。其实他们都没有说对。盲人摸象的歇后语是以点带面,形容一个人看问题不,以偏带全。好了,打住。够啰索了。
你知道有哪些搞笑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比较常用的搞笑的俏皮话,下面我整理了此较搞笑的歇后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宋江的军师——无用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做梦娶媳妇——光想好事
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有趣的歇后语有很多,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搞笑类的能给人带来欢乐。希望我的回家对大家有所邦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