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戟的诗句,带戟字的诗句,带戟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戟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七州元帅拥画戟,全家终日楼居仙——《题望海亭亭在卧龙绝顶》(作者:陆游)
2、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 二》(作者:李白)
3、 画戟散、金铺开遍——《杏花天》(作者:朱敦儒)
4、赐戟衔恩出斗城,塞门迢递草初青——《送张如京知安肃军》(作者:余靖)
5、出入麾幢引,登临剑戟随——《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作者:白居易)
6、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留花门》(作者:杜甫)
7、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咏无核红柿》(作者:孔平仲)
8、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送童宣抚平燕班师》(作者:詹度)
9、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其三》(作者:王之望)
10、丈夫须髯但如戟,黄尘没马渠未识——《送晁季一罢官西归》(作者:吕本中)
11、五鼓开画戟,平明出重闉——《颖叔招饮吴圃》(作者:郭祥正)
12、执戟未愁方朔死,闭门唯喜子桑来——《再和前韵 其二》(作者:郑清之)
13、虎贲秉霜戟,惨淡生云烟——《宋武帝庙》(作者:杨雯)
14、向来游乐地,鼙鼓森矛戟——《感春三首用退之韵 其三》(作者:程俱)
15、雄心尚记苍崖石,战血今消折戟痕——《登城见古陵墓》(作者:蔡肇)
16、 记龙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轻似叶,须戟如虬——《沁园春》(作者:刘辰翁)
17、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足子苍和人诗》(作者:胡仔)
18、款门执戟家,竹树密以覆——《雨过寿冈先生》(作者:赵蕃)
19、共喜高轩归别墅,肯临画戟对清樽——《次韵钱处和运使郡斋晚集》(作者:洪适)
20、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题浯溪石》(作者:皇甫湜)
21、荷槖蔼诸孙,英英列戟门——《纠之官莆阳》(作者:蒲寿宬)
22、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送颜平原》(作者:岑参)
23、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 其一》(作者:苏辙)
24、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勉制干侄克家归乡》(作者:柴元彪)
25、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失题》(作者:李处权)
26、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作者:洪咨夔)
27、清香画戟,戟燕儒流,场籍英材喜博收——《次韵祝守康鹿鸣宴赠诸先辈 其一》(作者:葛胜仲)
28、旌旗明晚霞,剑戟磨秋霜——《媒问嫠》(作者:胡次焱)
29、 争看碧幢旗戟,蔼然佳气——《瑞龙吟》(作者:王义山)
30、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升仙桥》(作者:罗隐)
31、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满江红》(作者:辛弃疾)
32、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长安少年行 七》(作者:李廓)
33、金吾持戟护轩檐,天乐传教万姓瞻——《宫词二首 一》(作者:马逢)
34、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一》(作者:岑参)
35、北首瞻龙戟,尘外想鸾镳——《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作者:薛元超)
36、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登夏州城楼》(作者:罗隐)
37、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冬至祀先有感》(作者:赵仲修)
38、佩委霜侵裳绣冷,庠开风振戟衣鸣——《次韵徐季山学正释奠先圣之作》(作者:刘一止)
39、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三山矶》(作者:陈造)
40、屏风隔坐方调燮,棨戟前驱遽远征——《闻吕丞相还朝 其二》(作者:李正民)
41、岂容燕寝自颐养,画戟森卫清香凝——《代先书寄庐郡朱龙图》(作者:郭祥正)
42、司州刺史髭如戟,国子先生瘦似椽——《江陵送赵知县二首 其二》(作者:项安世)
43、将民赤肉致戈戟,口不能言心自苦——《平南谣》(作者:杨蟠)
44、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作者:武平一)
45、螺峰高插戟,兔径曲穿庭——《游东观》(作者:吕愿中)
46、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魏将军歌》(作者:杜甫)
47、剑戟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扈驾》(作者:吕定)
48、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作者:许浑)
49、朱门列戟——《鹊桥仙》(作者:无名氏)
50、士卒终倒戟,仰望嗟叹久——《扬州第二十六》(作者:文天祥)
51、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伯言见和拙作以汉隶书之谢以七韵》(作者:刘翼)
52、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矛戟——《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二》(作者:苏轼)
53、八龙不断声华籍,三戟应留气象豪——《送崔浩然主簿》(作者:廖刚)
54、门庭严卫戟,尊俎从华绅——《寄郓州邵资政》(作者:曾巩)
55、文阵枞枞劔戟丛,唤回习气老臧宫——《次韵王主簿同考试》(作者:项安世)
56、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斾旌——《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作者:白居易)
57、赤袍画戟拥朱门,铃阁晨扃正谢宾——《和叔来谒李守值其在告作诗戏之》(作者:李正民)
58、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作者:舒元舆)
59、奔衖震沟{亩犬},狼石森戟镦——《赤口滩》(作者:陈造)
60、洞门俨雕戟,通术交华辀——《柬仲至帑辖蹈中理丞》(作者:韩淲)
61、昭亭扶春入画戟,句溪洗月供吟杯——《游陵阳谒王左丞代先书寄献》(作者:郭祥正)
62、 画戟门前清似水,时节初过灯夕——《念奴娇》(作者:毛并)
63、堂堂玉立森戟须,犹似拱揖称兰阇——《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王茂弘》(作者:俞德邻)
64、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孟生诗》(作者:韩愈)
65、韬戟严中府,磓星写翠岑——《杨太尉后园假山》(作者:宋祁)
66、四檐笋戟排庭绿,一亩荷簪发野芳——《山房首夏》(作者:周密)
67、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 其一》(作者:薛嵎)
68、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太湖诗 游毛公坛》(作者:皮日休)
69、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大典》「听」作「见」)笙歌聒醉人——《归隐(《永乐大典》题作《偶题》)》(作者:陈抟)
70、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史将军二首 二》(作者:杜牧)
71、戟路炎风转,弧门喜气浮——《上赵倅生辰诗》(作者:韩驹)
72、爪牙在胷中,剑戟无所畏——《相和歌辞 短歌行》(作者:陆龟蒙)
73、赤手桃虓虎,空弮抗雄戟——《招朱法曹赵宰赵予野饮 其一》(作者:陈造)
74、戟棨严门第,镮金倦带围——《次韵罢相游故园》(作者:宋祁)
75、列戟森宾卫,严更警禁帷——《郊祀庆成诗》(作者:陈宗远)
76、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秋风二首 一》(作者:杜甫)
77、飞烟笼剑戟,残月照旌斿——《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作者:徐夤)
78、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关山月》(作者:张籍)
79、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冬暮》(作者:晁公遡)
80、穷边杀气贯矛戟,严城酸风吹鼓鼙——《送新婺州汪总领归歙》(作者:洪咨夔)
81、朱车轮两轓,画戟门十旌——《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作者:李廌)
82、 画戟朱楼,缥缈云间见——《凤栖梧・蝶恋花》(作者:王庭)
83、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作者:范仲淹)
84、归雁亭空剑戟场,天教人物发幽光——《相之庭藻邀赋齐氏赤芝诗》(作者:周紫芝)
85、 戎袍拥戟,万钉围带,天孙新眷——《鼓笛慢・水龙吟》(作者:吕渭老)
86、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晏如堂诗》(作者:谢薖)
87、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作者:岑参)
88、长此赏怀甘独卧,袁安交戟岂须叉——《读眉山集爱其雪诗能用韵复次韵一首》(作者:王安石)
89、戟髯洒洒精神健,剑脊棱棱气骨奇——《敬和老人石菖蒲》(作者:洪咨夔)
90、松萝扶斗上,剑戟插沙平——《秋日燕山道中》(作者:张舜民)
91、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河中陪帅游亭》(作者:温庭筠)
92、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缾——《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作者:杜甫)
93、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作者:高适)
94、阔水倒岚影,洗磨刀戟明——《邯郸郡楼晚望》(作者:贺铸)
95、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和陶答庞参军》(作者:苏轼)
96、黄庭卷掩凝香缕,画戟门深列卫兵——《次韵吏隐堂二首 其二》(作者:释德洪)
97、风静衙门戟,霜寒郡阁铃——《送寇谏议赴青州》(作者:王禹偁)
98、歇马重来森戟近,携龟已放去船宽——《送官出守平江二首 其一》(作者:萧立之)
99、人生五马贵,画戟拥朱轮——《送简贺州五首 其一》(作者:舒邦佐)
100、列戟门庭扫踪迹,只应飞矢亦潜来——《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 其二》(作者: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