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的诗句,带检字的诗句,带检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检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涝田检放难终岁,寒事经营易得秋——《寄周正字》(作者:韩淲)
2、形忘羁检外,酒散笑谈中——《宜甫东楼晚饮》(作者:司马光)
3、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赠刘师服》(作者:韩愈)
4、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山居》(作者:陈与义)
5、扣齿端金简,焚香检玉经——《步虚词十九首 十七》(作者:韦渠牟)
6、移去检书涓醉日,种来挟策较分阴——《次韵章君济黄元章二广文种竹建康学宫》(作者:许及之)
7、揫收归礼义,点检中章程——《上浙东帅王尚书》(作者:曾丰)
8、检初唐史传,无韦玄同其人——《流所赠张锡》(作者:魏玄同)
9、检蜜念慧远,诵呪忆罗什——《余病脾气李宜中教余服仙茅乃从彦周乞之彦周袒肩荷临济呵余钝根败阙病辄服药是以生死为二耶得药作此谢之》(作者:释德洪)
10、检《全唐诗》第一第三两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诗题作「咏云」,第三首残——《度巴硖(伯三六一九[一])》(作者:李邕(《全唐诗》卷一一五))
11、仙阶溢秘秬,灵检耀祥芝——《在巂州遥叙封禅》(作者:李义府)
12、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凤迷——《莺啼序》(作者:吴文英)
13、酒边点检颜红在,镜里端详鬓雪羞——《次韵魏端仁感怀俳谐体》(作者:范成大)
14、开张胸怀脱羁检,颜色何尝形喜愠——《送提刑司勋》(作者:文同)
15、切磋甫得依贤检,疾恶刚肠愈不回——《恩守赣上谢和叔见寄次韵》(作者:余靖)
16、 浩荡醉乡狂莫检,算傍人、笑得唇焦破——《贺新郎》(作者:姚勉)
17、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作者:元稹)
18、痴儿汩汩尚寻梅,点检花梢次第开——《和梁曹池阳道中遇雪韵》(作者:袁说友)
19、春风不检点,红紫落谁家——《州宅十二咏 百花楼》(作者:王十朋)
20、不分鹜行遮电眼,偷闲检校水云乡——《张持荷以二诗见贻不敢虚辱次韵奉酬 其一》(作者:喻良能)
21、一天和气谁拘检,付与邦人作醉乡——《赵使君淮春楼落成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22、 旋点检、雨障云妨——《上平西・金人捧露盘》(作者:程垓)
23、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送复梦赴韦令幕》(作者:元稹)
24、为之着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次韵斯远折梅之作》(作者:赵蕃)
25、检点依然魔障在,草堂钓艇未忘情——《鬓髭》(作者:赵庚夫)
26、今检《说郛》所引,与《鉴诫录》所载较相似,而于此诗作者,则云为「兴圣太子随军仁裕」——《戮后主出降诗》(作者:王仁裕)
27、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句》(作者:宗楚客)
28、相家新有检正官,谓我落魄早见怜——《王为道东轩梅花小桃相次弄色置酒见邀出琉璃盆浸花贮酒半移即花既辞留名壁间》(作者:李之仪)
29、检点将来,呼为切脚——《偈六十九首 其五七》(作者:释道宁)
30、臣请为帝守宫钥,检课列仙功行之异同——《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作者:程公许)
31、石壁千寻启双检,中有玉堂铺玉簟——《马明生遇神女歌》(作者:韦应物)
32、长官清苦旧传闻,检放禾苗近四分——《定海甲寅口号七首 其一》(作者:陈造)
33、(同前书同卷引宗楚诗)(按:《海录碎事》卷十录初唐人应制诗句,中署宗楚客作者四联,《全唐诗》卷四六收入三联,其中「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二句,为李峤《奉和拜洛应制》之首二句,叶氏误署——《应制 二》(作者:宗楚客)
34、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听平戎操》(作者:欧阳修)
35、 点检人间今古,问谁为赢局,底是输棋——《八声甘州》(作者:吴潜)
36、黄面瞿昙不姓瞿,检寻姓纂可曾书——《示瞿上人》(作者:释居简)
37、闲邪自检束,敛容如见贤——《幽疥》(作者:舒岳祥)
38、检身金井洁,落节翠螭骧——《寿辛太尉》(作者:李商叟)
39、今检全书,可断定出自宋初人之手,颇疑陶谷本有此稿,后人整理时又夹杂入其他内容——《胡峤饮茶诗》(作者:陶彝之)
40、堕扇几旁犹懒拾,检书窗下更能前——《病中复脚痛终日倦坐遣闷》(作者:杨)
41、有事检(一作「机」)案追,出帖付里正——《诗(幷序) 二十五》(作者:王梵志)
42、小鬟虽丑巧妆梳,扫地如镜能检书——《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作者:黄庭坚)
43、检事关兵气,逃禅入醉乡——《再过天长寺二首 其二》(作者:孙觌)
44、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放翁自赞四首 其三》(作者:陆游)
45、诗题:庞公首句:襄阳庞公少检束——《存目 其一四》(作者:苏轼)
46、歳深敝积如鼠穴,检视之官缘此设——《广津仓检视斛斗》(作者:孔武仲)
47、直教当下超三际,检点将来未到家——《颂古三首 其一》(作者:释浄全)
48、 折桂广寒手段,移来点检珍丛——《西江月》(作者:曹勋)
49、闲检仙方试,松花酒自和——《赠鄠县尉李先辈二首 二》(作者:马戴)
50、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送文总管朝燕 其二》(作者:刘应凤)
51、玉牒开观检未封,鬬鸡三百远相从——《明皇》(作者:杨亿)
52、风物不堪频检校,晓来花落半阶平——《春晴》(作者:卫博)
53、关防向后存心误,检点从前制行粗——《癸未冬至》(作者:林之奇)
54、谁检吴绫俭岁月,犹飞楚縠照军屯——《渡莺湖至溪上即事 其二》(作者:吕本中)
55、酒债人生频检点,宦情山色正孱颜——《诸丈和野园之诗乃复次韵》(作者:曹彦约)
56、 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八声甘州》(作者:魏了翁)
57、 静地里,点检这平生——《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吴潜)
58、早检青囊营□□,□□丹灶着工夫——《次韵曹清父营生坟追和范石湖韵四首 其一》(作者:方回)
59、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作者:白居易)
60、 奉秘检、玉羽群翔——《六州》(作者:无名氏)
61、散员绳检宽,暇日得放纵——《游护圣寺分韵得共字》(作者:李流谦)
62、山叟和云斸翠屏,煎时分日检仙经——《石水词二首 二》(作者:杨巨源)
63、绕墙检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盖墙外之竹迸逸而生此也喜而赋之》(作者:杨)
64、起来点检窗前雪,地上无多屋上深——《春夜雪再用韵 其二》(作者:杨公远)
65、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再游八关》(作者:陈与义)
66、 点检花枝——《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李子正)
67、老大怕它人检点,隔溪隔柳看芙蓉——《出郭》(作者:刘克庄)
68、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涂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作者:徐铉)
69、 特地点检笙歌,先要吹个、六么曲破——《燕山亭》(作者:无名氏)
70、此时检点诸名士,却是渔翁无姓名——《陪王大夫泛湖》(作者:方干)
71、朝廷差下劝农官,同向郊原点检看——《劭农三首 其一》(作者:吴潜)
72、检颜真卿《文忠集》卷九《晋紫虚元职工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云:「于是西王母击节而歌——《四真人降魏夫人歌共五章(幷序) 二》(作者:项宗(《南岳魏夫人传》所引诗))
73、左手检方右顾金,两手虽殊皆剑戟——《庸医行》(作者:尹穑)
74、检点尘侵砚,爬搔雪满簪——《病起 其一》(作者:杨公远)
75、东风昨夜忽颠狂,晓枝点检不依旧——《小桃值风零落殆尽偶成鄙句奉呈诸君》(作者:强至)
76、检点行程岁岁同,石人头畔且从容——《石人》(作者:沈瀛)
77、顺柔知自分,勤检乐吾便——《挽舒亦山少母邹氏》(作者:陈着)
78、书名曾伏庾征西,词命宜封玉检泥——《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作者:苏颂)
79、西洛分台素拘检,绣衣不得等闲游——《怀湘南旧游寄起居刘学士》(作者:李建中)
80、兴来起觅墙阴树,点检无花除病柯——《呈明叔七首 其一》(作者:赵蕃)
81、今检《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诗话》作「南唐僧谦明」诗,知明光之名为南宋时之别传,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则移附于此——《中秋咏月(咏诗后,乘兴遂子夜鸣钟,烈祖闻之,不罪也。召问其所求,唯愿鹅生四脚,鳖着两裙。)》(作者:谦明)
82、仙籍聊凭检,浮名复为占——《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作者:元稹)
83、点检行年书阀阅,山中共赋几篇诗——《山居二首 其一》(作者:陈与义)
84、幅巾聊去检,不作楚人狂——《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其一》(作者:梅尧臣)
85、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奉和受图温洛应制》(作者:苏味道)
86、竹楼新构喜初成,为检遗编课子程——《构竹楼初成》(作者:赵友直)
87、检点欺心无一发,熏涵和气似三春——《挽徐季节先生 其二》(作者:孙应时)
88、又还秋色到萸觞,检点东篱次第黄——《和阳字韵》(作者:杜范)
89、小春破白惟梅耳,检点南枝花尚迟——《海棠》(作者:张勉窗)
90、请君点检当时事,只应朱颜非旧时——《登梦野亭怀旧》(作者:张耒)
91、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投知》(作者:李咸用)
92、性情疏懒忘官检,襟抱平夷学古贤——《和张统贯之同年》(作者:范纯仁)
93、检点头颅发半丝,老来刬地费支持——《书怀》(作者:杨公远)
94、羽人月笔封瑶检,使者星驰下绛云——《本宫投龙简中使》(作者:夏竦)
95、有时检点旧闲游,出岫行云野渡舟——《静观堂十偈 其九》(作者:汪晫)
96、才高耻吏役,放荡不检修——《五哀诗 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作者:王禹偁)
97、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采桑子 七》(作者:冯延巳)
98、 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征黄——《水调歌头》(作者:王之道)
99、今检《宋高僧传》卷十一《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云:「所著《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三个不归颂》(作者:自在)
100、桂司归内府,芝检动前旒——《大华山》(作者: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