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濡的诗句,带濡字的诗句,带濡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濡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背倚青峰面枕溪,濡毫新向壁间题——《留题清凉院》(作者:王益)
2、宿麦根复濡,丰年不烦祷——《和张洞春雪》(作者:刘敞)
3、吻燥无复濡,腹枵何时饫——《次韵叶梦符端午》(作者:陈棣)
4、狂胡误濡足,遗爇等交臂——《齐云楼》(作者:叶适)
5、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见维扬崔左丞》(作者:李思衍)
6、涸溜沾濡沫,余光照死灰——《三月三十日程氏馆饯杜十四归京》(作者:元稹)
7、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赠王教授基仲》(作者:赵蕃)
8、去为百钱游,得酒不濡唇——《旅舍七首 其一》(作者:敖陶孙)
9、民咏濡须政,朝推朐{月忍}功——《悼王子开五首 其三》(作者:秦观)
10、 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沁园春》(作者:谢枋得)
11、有稻莫能饱,有水漫濡咮——《有惠锦鸡者因暇赋之》(作者:曹勋)
12、回思鸿鴈行,泪落衣袖濡——《壬子春罗端长赠别》(作者:王炎)
13、轻风花散漫,细雨草沾濡——《送吴子正赴召》(作者:彭汝砺)
14、湿沫相煦濡,自分煮姜芥——《余居吴兴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拏小舟载鱼鳖虾蟹命五比丘诵宝胜佛名若十二因缘法作梵呗舍之溪中坐间有请作诗以纪一时事者余辄为书云》(作者:葛立方)
15、涵濡千里润,雍睦一家推——《奉挽近故太夫人史氏二首 其二》(作者:度正)
16、岂知江河寛,嘘沫自相濡——《引泉示吴甥》(作者:许景衡)
17、溶溶曳曳白云闲,救旱濡枯顷刻间——《送师相陈大观文 其八》(作者:喻良能)
18、濡毫愿挥洒,峰峦映岩窦——《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作者:苏辙)
19、困恨兰宵留宿酒,笑濡晓露试新妆——《明日沈干送花二枝续一章》(作者:王洋)
20、十颗千钱品珍,北人鲐背未濡唇——《和赵南塘离支五绝 其三》(作者:刘克庄)
21、鬼园濡健笔,花塔醉妖铅——《戊午年感事书怀二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作者:张祜(四))
22、踯蹰山下濡须水,我更委佗——《丑奴儿・采桑子》(作者:米芾)
23、燕丹匕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赠笔工冯应科》(作者:方回)
24、坐扣墨法果不诬,出示数餠泥金濡——《柯山制墨胡处士求隶字》(作者:张炜)
25、不用濡毫滴砚干,更随曹植作波澜——《试何企笔偶书 其三》(作者:史尧弼)
26、舟行颇濡滞,累日驿前溪——《西兴》(作者:孔平仲)
27、 气逼云天外,毫濡雪碗中——《南歌子》(作者:姚述尧2)
28、共矜名已泰,讵肯沫相濡——《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作者:骆宾王)
29、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庄严精舍游集》(作者:韦应物)
30、学力我枯涸,进冀濡教雨——《次王尚书韵呈石湖》(作者:陈造)
31、未尝轻作风涛险,惟有涵濡及物恩——《谒济祠作》(作者:文彦博)
32、黄金凡几尾,碧沼自相濡——《金鱼》(作者:释元肇)
33、沾濡端及月,惯习自忘情——《近三衢阻雨 其一》(作者:陈宓)
34、濡墨先愁染素衣,和铅亦恐浼冰肌——《三迭 其九》(作者:刘克庄)
35、试向八公山上望,当关何用守濡须——《闻兀朮将过淮再遣晁公昂觇师》(作者:叶梦得)
36、一酌且濡唇,再酌深到花——《和韵 其二》(作者:韩淲)
37、王官扫廪征丰岁,野史濡毫记有年——《春久不雨》(作者:冯时行)
38、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依韵和李评文思》(作者:强至)
39、蓝田玉一双,浮出濡须湾——《送胡推官赴无锡丞》(作者:郭祥正)
40、露濡幽气馥,涧草不知名——《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颇如昔年上庸鹿门之游感而为诗》(作者:张嵲)
41、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作者:郑清之)
42、饮江曾濡六辔湿,致远又逐双旌扬——《天马引》(作者:吴泳)
43、 渐觉夜阑,乌纱露濡,画帘风揭——《曲江秋》(作者:杨无咎)
44、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留墓松》(作者:卫宗武)
45、为君剧饮首就濡,可待谋乐间忧虞——《次陈倅同年琼露酒诗韵》(作者:陈造)
46、社坛何冷落,濡笔请寻盟——《公闲念诗社之废寄陶贾二同僚一首》(作者:韦骧)
47、平生不依南路徐,斗升寄活真鱼濡——《顾景蕃访大年侄昆仲留宿细柳轩夜论诗律辄及老朽大年作长篇调景蕃末章见称过实且欲尽借拙诗因次其韵为谢》(作者:张扩)
48、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和张文伯洞庭柑》(作者:王之道)
49、山城濡滞迹,望日想天颜——《元日》(作者:韦骧)
50、雨未濡土云已开,不能为人敛浮埃——《云童童行》(作者:陆游)
51、父老谈古先,觞客酒濡唇——《郊行吊古呈友人》(作者:苏泂)
52、入水元不濡,须臾见本色——《池荷》(作者:张侃)
53、六府燥不濡,喉舌烟尘生——《和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作者:司马光)
54、南陌沾濡北阡渴,东邻感激西家愁——《中宫院》(作者:熊道裕)
55、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除夕》(作者:陆游)
56、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作者:柳宗元)
57、吟砚谁濡墨,空瓢想挂枝——《哭瓢饮陈子在 其二》(作者:薛嵎)
58、水落塘枯鱼卧陆,小儿抱取不濡足——《放鱼行》(作者:范成大)
59、涵濡群生,矧我遗民——《嘉定十五年皇帝受恭膺天命之宝三首 其二》(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60、蔷薇老麝隔云香,濡袖阴岚翠滴墙——《幽意 其一》(作者:李新)
61、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杂兴 其一》(作者:史浩)
62、巧如鸡距锐如簪,蘸紫濡红粉不深——《木笔》(作者:李龏)
63、利嘴入人肉,微形红且濡——《平望蚊子二十六韵》(作者:吴融)
64、濡腴泽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归于混元——《迎潮送潮辞 迎潮》(作者:陆龟蒙)
65、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雨霁出郊外》(作者:张嵲)
66、不食濡须坞口鱼,只今已是十年余——《送王彦猷归淮西》(作者:周紫芝)
67、愚夫妇兮中仓不濡,行褚迁于高岸兮妇沾渍之长吁——《沈舟操》(作者:薛季宣)
68、杜宇苦催濡滞客,晓愁相并落归云——《岳园醉宿二首 其二》(作者:董嗣杲)
69、朝闻夕报事从贷,雨濡露濯恩如春——《辩才钟》(作者:释居简)
70、濡以鸿泽,皇之圣——《鼓吹曲辞 鼓吹铙歌 河右平》(作者:柳宗元)
71、政须草圣传新篇,安得张颠首濡墨——《和赵静乐梅韵 其一》(作者:郑清之)
72、李辟疆,濡须别我游池阳——《送李辟疆》(作者:杨杰)
73、欲书归田具,请子试濡笔——《公佐索诗次别仲时小诗韵遗之五首 其五》(作者:周孚)
74、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其三》(作者:楼钥)
75、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述梦诗四十韵》(作者:李德裕)
76、耒阳之水化理濡,耒阳之人何于于——《送陈求仁还永嘉兼寄刘孝移》(作者:程洵)
77、杯酒先濡须,花香随入口——《花下饮》(作者:徐积)
78、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赠李士宁》(作者:欧阳修)
79、秋渠沿莨荡,春坞见濡须——《送谢煜赴无为主簿》(作者:宋庠)
80、昔室于墟,风摇雨濡,自公优柔,郛闬盈兮——《荆门县人送裴均入朝谣(题拟)》(作者:佚名)
81、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山初不濡——《焦山寺》(作者:翟汝文)
82、虽尔敢或忘,呴濡期沫湿——《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其四》(作者:赵蕃)
83、县河供拂石,濡笔应未足——《复次韵酬叶翰林见寄》(作者:程俱)
84、故人半夜洗牛头,望载濡唇百壶酒——《送范秉彝》(作者:李新)
85、死生契阔十年余,欲话交情涕已濡——《梦与刘韶美夜饮乐甚》(作者:陆游)
86、濡毫记遗事,顾我不如人——《向通判挽诗二首 其二》(作者:洪适)
87、以手扪衣裳,零露已濡沾——《翫月》(作者:贾岛)
88、幽阶苔藓翠纎纎,屐齿沾濡逐步黏——《东林寺赠宜上人》(作者:董嗣杲)
89、花枝欲动濡须坞,无頼春风吹小雨——《春雨戏赵立之》(作者:洪朋)
90、 明年亲侍辇舆行,未应肯记濡须好——《踏莎行》(作者:阮阅)
91、芳浓濡雨露,明丽隔尘埃——《蔷薇花联句》(作者:裴度)
92、进乏汗马劳,居畏濡鹈赏——《谷城主簿王崇者少得养生禅寂之道中年弃官入汉阴武当之间邈与世绝又有吴人山者自远携母与王同隠时余方贫病慨然慕之因为诗代书以寄二子且托王寻耕钓之地相与迩者并以叙怀云》(作者:宋庠)
93、使传暂劳濡辔沃,帅幢已耸碧油闲——《庆丁大监 其三》(作者:牟子才)
94、余年迫悬车,奏草屡濡笔——《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作者:苏辙)
95、谁言沧海深,涉之不濡袜——《远游十首 其一》(作者:韩元吉)
96、冠巾三肃傅头颅,絺绤轻利体不濡——《秋来喜雨》(作者:姜特立)
97、徂秋久不雨,沾濡纔此旬——《雨晴早出》(作者:蔡襄)
98、忆昔少年日,濡毫辄涂窜——《发故箧获端石蟾蜍研形模极小盖予幼小时几案间物对之肃然如与故人相遇感而赋诗》(作者:李彭)
99、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台笠》(作者:王安石)
100、安能挽溟渤,一洗濡沫场——《连州守王大宝元龟建双溪阁于放生池上为作诗以颂祝》(作者:史尧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