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的诗句,带审字的诗句,带审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审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放纵知狂逸,四弦凭审察——《缘识 其二八》(作者:宋太宗)
2、父翁相贩卖,浮诈谁能审——《酬王伯虎》(作者:王安石)
3、择术不自审,终焉堕艰难——《连日昏雾感怀》(作者:赵蕃)
4、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过婺源诸岭》(作者:韦骧)
5、未审雪山黄面老,树边一宿意如何——《奏事入都出西湖上成四绝 其四》(作者:王炎)
6、台府诸公衡尺审,春风荐子有谁争——《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 其二》(作者:刘克庄)
7、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 其二》(作者:杨简)
8、若克行年多败死,行年无(京本作「多」)克见勋全,审细去参诠——《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十九》(作者:易静)
9、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作者:胡仲弓)
10、庭雀审细微,知非已能预——《众鸟》(作者:王令)
11、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颂古一○一首 其二三》(作者:释子淳)
12、传声淮口渡,审侯越侬讴——《萧山舍弟将发南都以诗候之》(作者:刘敞)
13、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诗三百三首 二四二》(作者:寒山)
14、进贤审官,克勤其志——《崇恩太后升祔十四首 神主升殿用《显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15、若教传画入中州,便谓仙家事难审——《小仲渡》(作者:韦骧)
16、君侯宽且明,义利审取舍——《送杨郎中守嘉兴》(作者:许应龙)
17、问君归来信,延伫久纔审——《寄子发》(作者:吕南公)
18、却归堂上审思看,改却众生称心安——《杂句 六》(作者:庞藴)
19、润生审将雨,辉发疑有珏——《斑石枕联句》(作者:黄庶)
20、我有箪壶办浆馈,未审王师何日至——《中原民谣 过沃州》(作者:周麟之)
21、尝审如饴味,谁操动物权——《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 其一》(作者:杨简)
22、干关万象审消停,子母相传日月精——《逍遥咏 其一○》(作者:宋太宗)
23、一时天地方翻覆,安把人伦罪审荣——《咏史 审配 其二》(作者:陈普)
24、乃知法曲本华风,茍能审音与政通——《新乐府 法曲 美列圣,正华声也》(作者:白居易)
25、清浄好为皆是益,周旋理度审安详——《缘识 其二八》(作者:宋太宗)
26、(同前)(按:《全唐诗》卷四五八《戏礼经老僧》与此诗后二句同,前二句全异,未审为一诗抑为二诗——《赠鸟窠和尚诗(题拟)》(作者:白居易)
27、白虎年将须稳审(辛本、川本作「害」),休囚绝气不伤人,旺相却(京本作「即」)残身——《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十七》(作者:易静)
28、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这是——《遗偈》(作者:米岭和尚)
29、更欲会他泥牛吼,审细须听木马嘶(末字疑误)——《述象骨偈》(作者:惟劲)
30、昼夜[用](同)(从辛本改)心精审究(京本作「却须精细审」),莫将此事以(京本作「拟」)为闲,风色便(辛本作「辨」,京本作「旺」)相干——《兵要望江南 占云第三(京本作「占云第二十四○二十六首」) 二十一》(作者:易静)
31、子细审思量,此言有道理——《诗(幷序) 九十》(作者:王梵志)
32、王仲闻先生云:「唐芮挺章《国秀集》卷上载宋之问七古一首,题云:《端州驿见杜审言王无竭沈佺青阎朝隐有题慨然成咏》——《度岭(二首。斯五五五) 二》(作者:阎朝隐(《全唐诗》卷六九))
33、审此一寸根,行作合穗期——《耕图二十一首 布秧》(作者:楼璹)
34、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疾小愈纵笔作短章》(作者:陆游)
35、子细审三思,慈母莫生我——《诗(幷序) 二十四》(作者:王梵志)
36、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作者:楼钥)
37、新诗今鼎来,车马审留驻——《招潘文虎》(作者:郑刚中)
38、报德力未能,量己事已审——《夜行见怀》(作者:赵鼎臣)
39、未审孰是,姑仍分列——《游般若寺上方》(作者:廖处士)
40、御(京本作「预」)备伏兵前有阻,且须审细自(京本作「更」)商量,移寨避灾殃(辛本、川本、京本作「终不得开疆」)——《兵要望江南 占虹霓第七(京本作「占虹第九」○十一首) 二》(作者:易静)
41、听讼古楠下,审克恭且温——《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作者:方回)
42、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读萧何传有感》(作者:张镃)
43、惭非叔子空持药,更请伯言审细看——《以人参遗段成式》(作者:周繇)
44、将军吏,支干审占之——《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四十四》(作者:易静)
45、尺竹泛疑资审劾,惠文弹治要详精——《送句判官赴大理详断》(作者:苏颂)
46、未审素娥知否,惟予与影三人——《游东山 待月》(作者:王炎)
47、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作者:释守卓)
48、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八》(作者:戴表元)
49、平生自审枯槁甚,高情顾肯振拂之——《再次韵》(作者:陈造)
50、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作者:方回)
51、逢君三省归,交辔一相审——《和王景彝晚赴江邻几饮》(作者:梅尧臣)
52、不知贞观凌烟阁,何似南柯审雨堂——《写怀偶成二首 其二》(作者:周密)
53、要知是家传,审言以传甫——《送陈随隠归江西》(作者:黄力叙)
54、智者审详意,聋听如梦寐——《缘识 其一六》(作者:宋太宗)
55、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寄致明兼简余时升》(作者:刘子翚)
56、神而审其然,可得亡制控——《罪回禄》(作者:郑刚中)
57、流辉今六稔,交情益相审——《赠朱玄进士》(作者:田锡)
58、即今安在凌烟阁,毕竟无非审雨堂——《老悔》(作者:方回)
59、水际尤宜稳审,花间更要安详——《小车六言吟》(作者:邵雍)
60、弗能审观,独以耳听——《檀木白衣相赞》(作者:释居简)
61、审取来由,勿自系缚——《缘识 其二六》(作者:宋太宗)
62、剖符寄非轻,弄印择已审——《重饯赵信州分韵得寝字》(作者:刘克庄)
63、幽亭容膝审易安,不羡华堂失梓杞——《题岑氏心远亭》(作者:苏过)
64、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三》(作者:苏轼)
65、呼灯隔夜书名纸,未审朱门复见谁——《颂古一百首 其五五》(作者:释智愚)
66、君子审取舍,不容泾渭浑——《永邑杨君鉴子明辟斋读书将从事于古人为己之学求斋名于予并欲得一语以示为学之方予谓学虽多端而其要莫先于明善所以子思孟子俱以此开道后学大学格物之训实同出一源故因杨君之请扁以明善且诗以演其义幸毋忽其言之陋云》(作者:陈文蔚)
67、初官三语掾,审克裨藩侯——《再和示季明》(作者:葛胜仲)
68、吟咏至审公讥褒,咏斋之乐真陶陶——《咏斋诗》(作者:李廌)
69、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戏杜审权》(作者:佚名)
70、如花遇雨湿泷冻,审此言谈大道中——《缘识 其五》(作者:宋太宗)
71、迟迟岐路间,去就须审订——《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作者:李熏)
72、臣子引年虽审分,朝廷图旧合推仁——《次韵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归休述怀二首 其二》(作者:韩琦)
73、景灵审象丹青炳,端靖颙昂席庆基——《送滁守蔡瞻明提举》(作者:苏籀)
74、二柄交持不偏用,万汇生成如审量——《送子发还零陵》(作者:邹浩)
75、细审(辛本、川本、京本作「审细」)看来方——《兵要望江南 风角第二(辛本作「占风角第二」、京本作「占风第三」。三十三首) 十七》(作者:易静)
76、解褐拜初命,便缀审官籍——《送元恕》(作者:强至)
77、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作者:魏了翁)
78、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作者:魏了翁)
79、审看世上人,有贱亦有贵——《五言诗 一》(作者:缺名(二))
80、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避世行》(作者:陆游)
81、参寥灯一点,不审是谁传——《酬凈慈纲上人三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82、邯郸枕上占炊黍,审雨堂中慰望霓——《和题泽民庙》(作者:赵希逢)
83、月下有星相近驻,彼城奸欲乱吾中,门户审其踪——《兵要望江南 占星第十三(京本列第五○四十三首) 三十一》(作者:易静)
84、不知何愚人,鱼鲁昧审详——《道成墩》(作者:葛胜仲)
85、山泉落高处,审听是松风——《松风亭四首 其一》(作者:曾几)
86、平生但信缘,作计每不审——《对酒》(作者:陆游)
87、明朝有物充君信,{木审}酒三缾寄夜航——《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二》(作者:皮日休)
88、冥冥主张审如此,附郭小圃宜勤锄——《戏赠彦深》(作者:黄庭坚)
89、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作者:苏颋)
90、如此审思量,迁延倚岩坐——《诗三百三首 一百九十》(作者:寒山)
91、分间布白要审详,浓淡均匀看可戏——《缘识 其四○》(作者:宋太宗)
92、鸟旟付治期当审,番玉求田计想完——《寄张江州》(作者:孔平仲)
93、可怜此别秋方壮,未审重来是几时——《次韵汪履道》(作者:释德洪)
94、况临衰暮年,事尤资审度——《自砭》(作者:范纯仁)
95、生平未审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颂古一百首 其七四》(作者:释智愚)
96、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辟阳城》(作者:高适)
97、财宝(京本作「货」)满盈军用足(辛本、川本、京本作「足用」),更详天象审苍穹,灾祸免(辛本、川本、京本作「那」)军中——《兵要望江南 委任第一(京本作「占委任第一」二十六首) 二十六》(作者:易静)
98、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西江月》(作者:沈端节)
99、 审究前弦与后弦——《南乡子》(作者:萧廷之)
100、若除诗画与谈禅,未审云何真悟道——《用元韵答清老 其三》(作者:王炎)
101、七轸弦调皆是意,审详悞则亦如空——《缘识 其五一》(作者: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