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谕的诗句,带谕字的诗句,带谕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谕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新乐府 采诗官 监前王乱亡之由也》(作者:白居易)
2、绿笺展尽全无字,此语何堪谕俗埃——《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作者:张镃)
3、鬻文谋食机心尽,试为劳生谕炙鸮——《赠石龙赵山人》(作者:宋庠)
4、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听霜钟》(作者:戴叔伦)
5、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含风夕》(作者:元稹)
6、施行均令甲,奬谕见丝纶——《留别王状元二十四韵》(作者:喻良能)
7、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宴坐岩》(作者:梅尧臣)
8、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和显之长老》(作者:秦观)
9、浙郡悬旌远,长安谕日遥——《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之作》(作者:元稹)
10、唐蒙谕巴蜀,通道至卭僰——《句 其二》(作者:韩缜)
11、前年归谕蜀,不使里人惊——《紫微石舍人挽歌二首 其一》(作者:司马光)
12、过家曾说分符去,持节旋闻谕蜀来——《怀归四首 其二》(作者:释居简)
13、长孺振河内,相如谕巴蜀——《次魏明己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作者:高斯得)
14、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作者:储光羲)
15、谕鹿车虽设,如蚕绪正棼——《大云寺二十韵》(作者:元稹)
16、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送和西蕃使》(作者:杜审言)
17、盖盛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奉和御制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其三》(作者:夏竦)
18、留落更烦勤慰谕,谁知宠辱渐能忘——《次韵韩景贤承议自金陵沿檄宣歙道中见贻二首 其二》(作者:葛胜仲)
19、天子爱黔黎,归与蜀民谕——《送杨子充知资阳县》(作者:梅尧臣)
20、织篱呼野老,烹茗谕邻家——《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一七》(作者:方回)
21、似以眼谕心,谓言在兹辰——《同昌甫坐雪观看权巽中诗因和其雪句》(作者:韩淲)
22、南州谕缺数百员,得即忻忻不得愠——《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谕》(作者:方逢振)
23、修贡贵谨严,作诗谕远永——《修贡亭》(作者:蔡襄)
24、安知涤器时,已有谕蜀节——《野云赴三衢酒官》(作者:释居简)
25、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其三》(作者:李廌)
26、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怀天台进禅师》(作者:钱惟演)
27、诏谕两京居密迩,不妨乘兴往还游——《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一》(作者:苏颂)
28、万象都来皆备数,千言譬谕了然通——《逍遥咏 其九》(作者:宋太宗)
29、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作者:姚勉)
30、视身琉璃莹,谕指芭蕉黄——《春月》(作者:元稹)
31、贪怜璧马迷香饵,肯信之奇谕齿寒——《春秋战国门 宫之奇》(作者:周昙)
32、朝来戒谕甚丁宁,令下翕然风偃草——《士贵要予赋水轮因广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作者:李处权)
33、戎王归汉命,魏绛谕皇恩——《送薛大夫和蕃》(作者:无名氏)
34、绍兴宣谕一忠臣,为慕名门遂作嫔——《挽方琼州恭人》(作者:陈宓)
35、弛其武刑,谕我德心——《皇武 九》(作者:柳宗元)
36、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次韵运使龙图宠示道中夜行之什》(作者:陈渊)
37、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赠功成将》(作者:方干)
38、西宾尚余谕,望幸犹踟蹰——《西都大内作》(作者:刘攽)
39、成宣谕日,畏夏爱冬——《谱乐歌》(作者:赵由济)
40、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诉衷情》(作者:陆游)
41、三分更索水花苗,名色创闻氓不谕——《谢江东丘少卿漕使》(作者:释居简)
42、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送邵郎中知潭州》(作者:梅尧臣)
43、审听明譬谕,勿被俗情牵——《逍遥咏 其六》(作者:宋太宗)
44、交河谕旨师无战,榆塞宣恩俗旧衔——《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其一》(作者:曹勋)
45、谕俗书阴德,传家刻孝经——《魏辰州生日》(作者:赵蕃)
46、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步虚词二首 其一》(作者:宋徽宗)
47、一言借谕资钟会,意在张华亦已深——《感古二首 其一》(作者:任伯雨)
48、谕之向上关,略不点头——《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一○八》(作者:释可湘)
49、诚心谕俗淑斯人,莫宝金珠宝此身——《再用前韵 其三》(作者:袁甫)
50、所忠来谕旨,闻卿十年闲——《杂兴 其五》(作者:刘克庄)
51、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作者:司马光)
52、甚欲去寻东道主,只愁见谕北山文——《钓鳌台》(作者:苏良)
53、去年从说谕,闾里已帖息——《海外謡》(作者:李光)
54、不知羸苶剧,饮饵须谕导——《次韵和吴正仲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作者:梅尧臣)
55、八咏继吴推翰长,一封谕蜀属相如——《和闾丘转运判官送张同年韵》(作者:袁说友)
56、离襟一成解,怅抱将何谕——《慧山寺肄业送怀坦上人》(作者:李骘)
57、身心俱已潜,质直反若谕——《潜夫咏》(作者:释智圆)
58、讼端汹汹来,谕去稍听从——《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作者:黄庭坚)
59、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作者:李嘉谋)
60、误入蓬壶影里游,谕盟白鸟下沧洲——《为惟翁题非画图》(作者:释绍昙)
61、药物有所缺,谕我心莫遐——《简黎生生时旅寓郡庠》(作者:胡寅)
62、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安辑岭表事平罢归》(作者:李峤)
63、词臣旧奏平淮颂,里老今传谕蜀文——《赵制使宴吴宣参致语口号》(作者:方岳)
64、我因谕彼侬,天地广覆焘——《大风》(作者:郭祥正)
65、鸡冠借谕何轻许,马乳争名固不量——《荔子》(作者:刘子翚)
66、分明古雅声,讽谕成凄切——《览友生古风》(作者:李咸用)
67、哀弦有三叹,要非俗所谕——《寄左四十》(作者:许景衡)
68、同行信同忧,相唁劳相谕——《半江遇风涛其势危甚晚示同舟》(作者:赵蕃)
69、惟当谕山水,讵敢咏江蓠——《谪居感事》(作者:王禹偁)
70、感慨不须谕旧事,且将强健对芳巵——《次韵郑顾道侍郎用师字韵见赠》(作者:李纲)
71、贞观笑割股,文侯谕治皮——《送廖舍人江南安抚》(作者:徐铉)
72、元帝何曾谕,京生自此疎——《杂咏一百首 京房》(作者:刘克庄)
73、谕蜀宣威百万兵,不须号令自精明——《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其二》(作者:杨)
74、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二》(作者:梅尧臣)
75、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乐府古题序 苦乐相倚曲》(作者:元稹)
76、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梦游春七十韵》(作者:元稹)
77、议谕当如山顶石,光荣会似雨余云——《赠王九》(作者:吕南公)
78、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题澄圣塔院上方》(作者:方干)
79、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 其一》(作者:李昴英)
80、子往谕,泣股栗——《宋铙歌鼓吹曲 其四》(作者:谢翱)
81、傍栏思晤言,羞畏情谁谕——《相逢》(作者:梅尧臣)
82、班春于郊但劝农,谕以种麦莫懒慵——《瑞麦谣一首》(作者:王阮)
83、谕意当时纔一笑,还卿千日见三孙——《寄僧》(作者:李之仪)
84、细草平戎策,兼为谕蜀文——《寄赵茂实大着二首 其二》(作者:戴复古)
85、何况六位一切法,一一筭谕莫能及——《普融阁》(作者:邹浩)
86、我公之寿,此未足谕——《十月 其五》(作者:叶巽斋)
87、丈人今谕蜀,干誉尔劳心——《次袁陟十四韵》(作者:刘敞)
88、道州山民起事,当以书招谕之,)-237-(不劳尺刃而山民顺之云云——《奉和左丞八舅题朝阳洞》(作者:魏深)
89、谕以诗礼义,朂随宾荐名——《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沈下泉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輙有所詶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作者:卢纶)
90、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步虚词 十九》(作者:杜光庭)
91、朝廷谋帅弄印久,宣谕尚书剖符竹——《送王粹中教授入蜀》(作者:楼钥)
92、以子谕言多,重歌木桃章——《次韵和端式见赠》(作者:梅尧臣)
93、乃谕乃止,蔡有厚喜——《方城 七》(作者:柳宗元)
94、约我归来叙离别,满纸抑扬疑谕蜀——《送保定钱弼违且约相见后行》(作者:李之仪)
95、廊庙平戎策,诗书谕善箴——《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戴栩)
96、解嘲乃文嬉,宾戏盖言谕——《次韵和答斯远见过书所见》(作者:赵蕃)
97、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读谢灵运诗》(作者:白居易)
98、勅书劝谕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平——《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也拟和二篇 其一》(作者:郑刚中)
99、小烦谕蜀须还报,却袖香烟侍太微——《送朱师古龙图少卿帅潼川二首 其一》(作者:杨)
100、宁谕隔纱幌,幷解透绵衣——《虫豸诗 一》(作者: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