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页的诗句,带页字的诗句,带页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页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千圣顶{宁页}打开,三涂地底把住——《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八五》(作者:释智朋)
2、(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四○七页——《赠孙真人》(作者:可朋)
3、顶{宁页}一着,独弄单提——《持二十五轮顶弥陀蹈莲叶赞》(作者:释慧开)
4、顶{宁页}机,法空座——《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五三》(作者:释绍昙)
5、八臂那咤{卑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一一》(作者:释慧远)
6、坐断顶{宁页}头,千圣望不及——《偈颂九十三首 其四》(作者:释梵琮)
7、坐断毗卢顶{宁页},须是没量大人——《偈三首 其一》(作者:释守浄)
8、若是没量大人,不坐毗卢顶{宁页}——《偈三首 其一》(作者:释守浄)
9、(同前第四三三七页——《送进士董位》(作者:龚霖)
10、(同前第二○四三页)-988-——《新池》(作者:白元鉴)
11、跳出{囱页}门殊未得,堪怜老却苦吟身——《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12、(同前七一页)——《潜珠篇》(作者:宋之问)
13、(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五八页——《再宿友生郊居》(作者:龚霖)
14、(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六三页)——《西施浣纱篇》(作者:宋之问)
15、芬透顶{宁页}爽,清祛脑脂热——《椒菊枕》(作者:洪咨夔)
16、弥旬雨翻屋,耄倪泣苍{昏页}——《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作者:吴潜)
17、」)(按:首本此处缺一页,以下五首据辛本补——《兵要望江南 占雷第九(京本列第二十五○三十一首) 十九》(作者:易静)
18、弓戈叱奇字,刀锯摧{弁页}弁——《己卯岁除》(作者:文天祥)
19、(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三九四五页——《偶作》(作者:萧铎)
20、(同前第六册第四三八三页)——《送人罢尉归山》(作者:郑良士)
21、卜筑{娄页}郊扉,登临野趣宜——《题张氏钟秀阁》(作者:王云)
22、到日逢乡友,如何话此身?(同前第四三八三页——《送友人归荆》(作者:龚霖)
23、(同前第五六二页——《赠韩家郎君在家修行》(作者:无名氏)
24、(同前第二一八八页)——《陆浑南桃花汤》(作者:宋之问)
25、规模略比林君复,开上风烟顶{宁页}头——《梅花十绝 其四》(作者:方岳)
26、向千圣顶{宁页}上,有时露出佛祖莫穷底——《偈五十三首 其五○》(作者:释克勤)
27、欲穷顶{宁页}翻身句,妙密中防有险崖——《玄峰》(作者:释绍昙)
28、万间顶{宁页}翠光团,千尺廊腰眼界宽——《会同馆》(作者:李思衍)
29、(同前第二一八○页)(按:《全唐诗补逸》卷十八收白诗,有《讲堂》、《瀑布》、《新池》诸诗,但内容均不同——《瀑布》(作者:白元鉴)
30、二到摩云顶{宁页}头,雨花湿透褐驼裘——《思明州摩云岭》(作者:李思衍)
31、寿皇顶{宁页}老冤魔,痛念先师旧草窠——《偈颂三十八首 其一七》(作者:释如净)
32、(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二三页——《题处士林亭》(作者:李涛)
33、(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七三六页——《寄圭峯寂公》(作者:翁承赞)
34、顶{宁页}一着,匙挑不上——《赞大慧禅师》(作者:释昙华)
35、(同前第三四八六页)(按:《诗渊》第三册第二一六八页收《若耶溪》、第五册第三一七七收《越州新楼》、第三四○五页收《忆题惠山寺书堂》,皆署高蟾名,经查均应为李绅诗——《寄题海陵离亭》(作者:高蟾)
36、(同前第一五六页)——《谢人送粽》(作者:杨巨源)
37、照彻三世佛之顶{宁页},把定历代祖之襟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四》(作者:释正觉)
38、根株树玉雪,顶{宁页}翚青缥——《望鸡园诗》(作者:饶节)
39、{弁页}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陈九溪中草堂》(作者:法振)
40、六朝晴树一江秋,尽入风烟顶{宁页}头——《题甘露寺中峰 其一》(作者:方岳)
41、(同前第五五一页)——《赠苏小》(作者:李涉)
42、上到春山顶{宁页}头,更携烟雨入吾州——《道中即事 其八》(作者:方岳)
43、(同前第一三○九页——《文会咏筝柱子》(作者:翁承赞)
44、释迦顶{宁页}一机,达磨单传一着——《偈颂八十七首 其二三》(作者:释慧开)
45、(同前第四册第二八○一页)——《题九州岛院双鹤》(作者:宋之问)
46、(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三七七页——《赠同居友人》(作者:符蒙)
47、(《尊前集》)(《全宋词》第四册第二五一月页云《历代诗余》卷九载此为陈以庄词,杨金本《草堂诗余》卷下作陈达叟词——《菩萨蛮》(作者:李白)
48、写得像,望他顶{宁页}头,何啻四万八千丈——《自赞 其一》(作者:释可湘)
49、(同前第二册第一三九二页)——《花烛行》(作者:宋之问)
50、(影印本《诗渊》第二册第一五三二页,所缺二字据《诗式》卷四补)——《代书索镜》(作者:张继)
51、(见《吉石盦丛书》影宋抄《庐山记》卷四,仅署名「同前」,其前缺一页,但存修睦《简寂观》诗之后半——《落星寺诗》(作者:修睦)
52、透出毗卢顶{宁页}行,却来化佛舌头坐——《颂古一百则 其二九》(作者:释正觉)
53、柦翁活计丘山重,得力全归顶{宁页}头——《耐重》(作者:释梵琮)
54、(同前七五八页)——《钱江晓寄十三弟》(作者:宋之问)
55、(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四九一页——《赠山翁》(作者:李涛)
56、(影印本《诗渊》第四册第二五二一页)——《下第商山对绯桃》(作者:陈光)
57、锋铓未露鬼神号,能刬羣牛顶{宁页}毛——《浄发》(作者:释慧开)
58、石桥路崄横身入,牛宿峰高{卑页}面看——《送万年化主兼简妙浄居士》(作者:释慧远)
59、上人幸有娘生脚,直到高高顶{宁页}间——《送琇上人》(作者:释月磵)
60、不知霄汉路,谁与脱凡鳞?(同前第五册第三三六八页)——《旅馆》(作者:陈光)
61、(同前第五册第三五○○页——《春日潜溪寓居》(作者:符蒙)
62、(同前第三五○四页——《宿弹琴张处士所居》(作者:龚霖)
63、(影印本《诗渊》第五册第三七三六页)——《暮宿清凉院》(作者:李绅)
64、(同前第三四八五页)——《宴郑协律山亭》(作者:宋之问)
65、(《千唐志斋藏志》九八三页崔恕撰《唐故登仕郎常州司士参军袭武城县开国伯崔府君墓志铭》引——《送常州司士崔千里(题拟)》(作者:姚明扬)
66、(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四五四○页——《寿邓将军 二》(作者:杜光庭)
67、(同前第二册第一三二○页)——《韦使君席咏拗笼筹得兹字》(作者:朱湾)
68、佛祖顶{宁页}上,有破天大路——《偈二十七首 其一五》(作者:释守浄)
69、(同前第一四九八页)——《初承恩旨言放归舟》(作者:宋之问)
70、顶{宁页}机,看脚下——《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五》(作者:释绍昙)
71、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薚?(同前七四四页)——《游嵩岳待寄诗诮之》(作者:宋之问)
72、(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二四五页——《怀荆州诸友》(作者:龚霖)
73、(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一一三页)——《谢人送鲫鱼鲙》(作者:杨巨源)
74、(影印本《诗渊》第三册第一五六九页)——《法堂》(作者:白元鉴)
75、明时一樽酒,谁作钓沧浪?(影印本《诗渊》第五册第三一六二页)——《秋晚云溪隐者居》(作者:高蟾)
76、(同前第三五二九页)——《忆嵩山陆浑旧宅》(作者:宋之问)
77、阿爷智量世希有,女子圆光顶{宁页}生——《颂古二十九首 其一二》(作者:释师体)
78、(影印本《诗渊》第一册一三一页)——《李独携酒见访》(作者:李涉)
79、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殳页}——《二游诗 徐诗》(作者:皮日休)
80、 露页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西江月》(作者:李流谦)
81、折頞靥楼鼻,两眼{幽页}(一交切)如臼——《丑妇赋》(作者:刘思真)
82、纸裁微放矮,砚斲正须{幽页}——《闲咏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83、因循不归去,歧路犹何求?(同前第三册第二二一○页——《秋日途中》(作者:龚霖)
84、(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四一一五页)——《词 四》(作者:邵谒)
85、可知原本在《五言答李师尚》前四行后,适有缺页或缺行,刊刻者不审,遂将二诗合成一篇,今为析出——《五言答李师尚》(作者:皎然)
86、(同前第二一八八页)——《北邙古墓》(作者:宋之问)
87、(同前第五六二页——《赠别毕道士》(作者:无名氏)
88、暗觉新声苦,夫谁知此情?(同前第六册第三八九七页)——《拟古》(作者:龚霖)
89、(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二八页)——《陆浑水亭》(作者:宋之问)
90、(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一册《天地山川类》十三页——《春旦直疏》(作者:王绩(或作绩))
91、毗卢顶{宁页}上行,弥勒眼睛里睡——《贫汉归庐阜结庵作伽陀为别》(作者:曹勋)
92、桧身浑个矮,石面得能{幽页}——《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作者:皮日休)
93、(同前第二八二七页)-765-——《江行见鸬鹚》(作者:宋之问)
94、(同前第一三八九页——《题河阴崔少府素幛》(作者:翁承赞)
95、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影印本《诗渊》第三册第二○六二页)——《地俭》(作者:刘方平)
96、夹山顶{宁页}通一窍,放出天彭老古锥——《偈五十三首 其三六》(作者:释克勤)
97、君行试到山前问,山鸟只今相忆抚?(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四四四八页——《蜀中送人游庐山》(作者:晓峦)
98、佛子扫空泡影后,道家跳出{囱页}门余——《题灵石日长老所藏寒斋遗墨》(作者:刘克庄)
99、)(〖1〗《入蜀记》卷六页十一〖《知不足斋丛书》本〗:「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句》(作者:李贻孙)
100、禽鸣右兮,兽鸣左兮,翁{鬼页}鹅兮——《醉翁吟》(作者:梅尧臣)
101、不言同哽虎,罕遇{豸页}(类)盲龟——《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伯三四四五)一首》(作者:佚名(伯二五五五)(五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