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谶的诗句,带谶字的诗句,带谶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谶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殷勤着意溪干友,应谶桥门况已通——《丁卯重作化龙桥嘉平甲子修梁方举两虹忽现里人皆以为瑞辄赋一首》(作者:林希逸)
2、大宝归玄谶,殊祥出远池——《寿春节进》(作者:贯休)
3、尽道游鱼是佳谶,不知洲上有花魁——《百花洲梅》(作者:蒲寿宬)
4、文堰石台空有谶,画堂翠幕更无诗——《留城》(作者:艾性夫)
5、赤精符谶诚非妄,枉杀无辜夏贺良——《前汉门 夏贺良》(作者:周昙)
6、雷公恣其志,{谶言=石}磹裂电目——《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作者:皮日休)
7、乘蛇古谶开其祥,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莫窥江》(作者:刘子翚)
8、(见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元刘一清《清塘遗事》卷一)(〖1〗《吴越备史》云此出郭璞《临安地志》,然此首平仄工稳,非郭璞之时所宜有,当出唐末人依托为钱氏开国之谶——《天目山谶》(作者:佚名)
9、《銭塘遗事》:「临安都城,其山肇自天目,谶云〖略〗——《天目山谶》(作者:佚名)
10、卜协妫姜占永世,梦呼辰巳谶凋年——《林夫人挽词》(作者:范成大)
11、歌方想原壤,谶复合龟兹——《唐村买杉为椁南浔买杉为棺戏作》(作者:卫宗武)
12、当道有蛇魂己断,渡江无马谶难凭——《感情吟》(作者:赵顺孙)
13、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行次昭陵》(作者:杜甫)
14、别后思君处,空斋谶烛花——《相逢》(作者:叶茵)
15、危亭倚岩隈,嘉名叶地谶——《题癸水亭》(作者:曾宏正)
16、从来此县传佳谶,就筑西湖占上流——《西湖》(作者:王南一)
17、嵚{山/欹}石壁倚长松,古谶今观龙爪红——《龙爪瑞花》(作者:李洪)
18、许峯佳谶亦聊耳,何止蓬莱山上仙——《送曹梦良赴桐庐户掾 其一》(作者:王十朋)
19、多年浪说飞升谶,不拟如今尚悄然——《送曾景建道州听读》(作者:李自中)
20、天相斯文兆先见,不须佳谶指金鸡——《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二》(作者:真德秀)
21、已报新题下紫泥,尚留佳谶筑新堤——《答赵守见贻之韵》(作者:曹彦约)
22、河谶随龙马,天书逐凤皇——《答魑魅代书寄家人》(作者:沈佺期)
23、不谓鄙言成宿谶,偶因晚莅得波波——《游隠清 其二》(作者:楼钥)
24、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之祥》(作者:赵蕃)
25、开卷只今先有谶,晚烟寒苇两沙鸥——《书日新烟江秋晚图后》(作者:周孚)
26、妆成图得君王顾,却为君王谶别离——《开元天宝杂咏 失题》(作者:萧立之)
27、虽然悬谶识兴废,要以无心为去来——《绵竹大中祥符寺通悟圣师所创寺前老柏系师手植因赋此》(作者:程公许)
28、信哉有良吏,玄谶应百数——《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作者:贯休)
29、千辐纹边着意深,龙门檀越谶重临——《江东李仓使节制移淛东仓使》(作者:释居简)
30、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谶晚唐诗——《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其一》(作者:方回)
31、久闻父老言沙谶,为问何时出状元——《句 其二》(作者:胡朝颖)
32、占谶或未习,灾眚亦可覩——《春寒纪异》(作者:方回)
33、颇闻开士谶,飞锡隠岩麓——《游香山佛迹》(作者:周锷)
34、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谒华岳》(作者:宗泽)
35、子云投阁为奇字,君山杀身非谶书——《寄人》(作者:刘攽)
36、钦师受谶止凌霄,劫火无端两度烧——《送护知客》(作者:释居简)
37、谶语山旁鬼,尘销陇畔丘——《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作者:徐夤)
38、与客为佳谶,当年是解元——《饮赴解试士友二首 其二》(作者:李昴英)
39、谓彼树白,谶其身穷——《题江贯道山水四言》(作者:林希逸)
40、龙变未符今举谶,鹤来当验后科缘——《次子有下第韵》(作者:洪咨夔)
41、谶符铁券虏当灭,梦出玉清天亦低——《十六砺》(作者:郑思肖)
42、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王仙君谶》(作者:白玉蟾)
43、雪锦诗成如谶兆,金縢书启见勤劳——《赵忠定公帅蜀时题雪锦楼有扁舟衡岳问归程之句后来人以为谶题跋者甚多邵阳节使君以墨本见赠敬书其右》(作者:高翥)
44、杖头络索闲家具,应谶三朝经几秋——《志公和尚赞》(作者:释慧开)
45、谁道都官能作谶,固应梅福自知名——《梅圣俞尝为建德尉仆过是邑询之果然且言今有梅公堂在焉》(作者:周紫芝)
46、九家分派流愈远,纬谶纷纷非所及——《和答刘习之见赠》(作者:王文孙)
47、)(按:宝志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三仅据《南史》、《隋书》收谶诗四则,漏收二则,即《洛阳伽蓝记》所载:「大竹箭,不需羽——《预言 四》(作者:宝志)
48、」《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载其天临中谶:「太岁龙,将无理——《预言 四》(作者:宝志)
49、」本书前录诸诗偈谶言,是否出于唐前,无从确定——《预言 四》(作者:宝志)
50、千古河连留地谶,一声胪唱破天荒——《郡守宴状元乐语》(作者:姚勉)
51、沈疴犯霜露,幽谶发龙蛇——《哭公实学士》(作者:宋庠)
52、僊桥快应龙头谶,工席忻聆燕衎歌——《和郡侯劝驾韵 其一》(作者:姚勉)
53、诗语似成谶,采茶武夷溪——《茶荔谣》(作者:熊禾)
54、匡鼎惟说诗,桓谭不读谶——《同宿联句》(作者:韩愈)
55、前言成谶兆,笑讶因陈词——《子从生儿席上作》(作者:陈藻)
56、北面折苇问津,信知桂谶不诬人——《偈颂二十一首 其九》(作者:释智愚)
57、晋帝渡江谶,唐皇幸蜀年——《写愤三首 其三》(作者:郑思肖)
58、岁旱民饥神乏祀,故老言言征谶纬——《再韵谢和章 其一》(作者:刘宰)
59、此地龟文符古谶,盛观略与承平同——《和汪端中陪府君游东湖》(作者:黄公度)
60、河南人面分明见,尽说龙头谶已成——《书龙头义约簿二首 其二》(作者:李昴英)
61、状元出应河连谶,人说先生相法真——《再赠陈高眼二首 其二》(作者:姚勉)
62、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寄焦山圜禅师二首 其一》(作者:周孚)
63、从来自有湖平谶,由此公卿稳致身——《送举人》(作者:常祎)
64、今日再三难更识,谶辞唯道待钱来——《句》(作者:贯休)
65、几年荆益龙骧誉,一日潇湘鵩谶悲——《挽李制帅二首 其二》(作者:文天祥)
66、桓谭非谶,王商止讹——《蒙求》(作者:李瀚)
67、梅雨商岩谶,槐花宰路占——《送抚倅林评事归班》(作者:许月卿)
68、石折符幽谶,山颓丧哲人——《挽潘右司二首 其一》(作者:陈棣)
69、顶相如山知美谶,绍隆火德即中兴——《宫词三十三首 其一六》(作者:曹勋)
70、自古佳城属吉人,郭书王谶岂能神——《壬辰春上冢五首 郭西》(作者:刘克庄)
71、渡江不用楫,遗谶乃在梁——《桃叶行》(作者:刘弇)
72、谶佳将报淮沙合,文焕新迎御扁来——《勉癸丑新进士》(作者:赵汝腾)
73、雷霆号令推神笔,龙虎风云识谶书——《建隆寺诗》(作者:赵鼎)
74、非谶语,须知一念无今古——《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宝公》(作者:释德洪)
75、得巽曾吟吟是谶,果然先偶次从奇——《刘躔父生男》(作者:陈藻)
76、□□□古碑,神奇永符谶——《癸水亭次曾宏正韵》(作者:萧桂林)
77、三峡桥边风雨样,先将此谶入诗来——《夜闻骤雨枕上二首 其二》(作者:周紫芝)
78、诗谶告人元已久,未应马援坐梁松——《谒寇忠愍祠堂六首 其五》(作者:李纲)
79、贾谊因才逐,桓谭以谶疏——《偶题三首 其一》(作者:王禹偁)
80、鸡渡已符当日谶,龙溪仍见此时祥——《句》(作者:鹿何)
81、妄云名字与谶合,直欲起应当涂高——《袁术》(作者:文同)
82、锦江家谶声名在,金榜巍科姓字香——《郡守劝驾乐语》(作者:姚勉)
83、便有堂封佳谶兆,移庖恰趁谢恩人——《走笔次李仁甫夜直观月韵二首 其一》(作者:周必大)
84、 非谶语——《渔父词・渔父》(作者:惠洪)
85、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大德元年丁酉岁六月大雨前所未见父老云百八十年无此水矣仲退赋长句纪事次韵》(作者:徐瑞)
86、赤符谶龙斗,白水瞻凤翔——《过钓台》(作者:俞德邻)
87、 壁上两冠元是谶,花前双韵几时弹——《浣溪沙》(作者:洪适)
88、君王幸却东封请,底事终身溺谶书——《光武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89、三山一夜应图谶,晓来沙碛堪褰裳——《寿陈龙图》(作者:曾丰)
90、只因一句鹅湖谶,直至于今有此称——《郴江百咏 茶山寺》(作者:阮阅)
91、逝水嗟何及,佳城谶不诬——《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其四》(作者:周麟之)
92、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作者:杜审言)
93、决科此日先幽谶,记异他年见史评——《次韵艾慎机县庠蕉花》(作者:陈棣)
94、衮衣但决妖邪谶,茅土先封不义臣——《泊钓台 其一》(作者:毛??)
95、马浮虽是谶,牛继亦殊闻——《咏史二十二首 其一一》(作者:赵戣)
96、佳谶似因先辈设,瑞苞不为老人开——《小圃有双莲夏芙蓉之喜文字祥也各赋一诗为宗族亲朋联名得隽之谶 其一》(作者:刘克庄)
97、谶书曾昔验,王气慨今无——《过菁山秀王墓》(作者:卫宗武)
98、七百年来遗谶事,钓台沙合瑞烟浮——《三山阁》(作者:许敦仁)
99、(见《李文饶文集·穷愁志》卷四《周秦行纪论》引)(〖1〗《周秦行纪论》云:「余尝闻太牢氏好奇怪其身,险易其行,以其姓应受命之谶曰〖略〗——《牛僧孺谶》(作者:佚名)
100、宋陈善《扪虱新语》卷十三云「两角犊子自全忠姓也」,传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谱》据以认为此谶「本是晚唐五代人讥朱全忠的言辞被用进这篇《周秦行纪论》中去」——《牛僧孺谶》(作者:佚名)
101、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吴 黄金车》(作者:孙元晏)
102、食槽谶终验,挂饭期先决——《故邺》(作者:贺铸)
103、从来但识羣羊谶,不道亦逢狮子儿——《送僧应参禅》(作者:沈辽)
104、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杖端髣髴有刀尺拂子之状》(作者: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