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普通话只用到1319个读音,汉字能缩减到1319个吗?
我们说普通话只用到1319个读音,汉字能缩减到1319个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这其中就分形声字和会意字两种,但是,无论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总体而言都是表意文字,因此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汉字来表达,于是就出现了上万个汉字来代表上万种事物。
不过,这上万个汉字却只有1319个读音,如果我们把上万个汉字减为1319个汉字是否可以代表所要表达的上万个事物呢?肯定是不行的。华夏民族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要么根据事物的形态,要么根据事物的意思,刻画出人脑所反应出的文字形象,所以,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就如衣服的衣和一二三四五的一,依依不舍的依这三个字,他们虽然同音,却不同义。如果我们只用一个一来代替,那么衣服是否就要写作一服,依靠就要写作一靠,依依不舍就会写做一一不舍,这个时候,你说一是数字呢?还是身上穿的衣服,还是依偎、依靠、依恋?一一不舍,是不是就成了两个东西都舍不得呢?马字读音的有骏马的马,有码头的码,还有蚂蚱的蚂,如果我们统统用一个马来代替,那我们说马头时,到底是马的脑袋呢,还是轮船停靠的码头?你能分得清吗?
其实,我们的邻国韩国就出现了类似的困惑,在古代,韩国长期使用汉字,后来,韩国自己发明了表音文字“训民正音”,可是由于长期使用的汉语是表意文字,韩国发明表音文字的韩文后,就出现了同音不同事的混淆问题。因此,今天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姓名还标注了汉字,要不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具体这个人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因此,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绝不能变成一个读音的所有汉字同用一个字代替,如果那样,我们在叙述表达时,就会混淆不清,这个字具体所指何事何物。所以,一万个汉字绝不能削减到一千多个,一旦削减,就成了表音文字,就与汉字表意文字的造字初衷背道而驰。
一个分一个心念什么
问题一:上面一个分 下面一个心 念什么 fen 忿怒问题二:一个分下面一个心字念什么 忿读音:[fèn]部首:心释义:生气,恨。问题三:分下面一个心读什么 忿拼 音 fèn部 首 心笔 画 8释义生气,恨:~恨。~怒。~詈(因愤怒而骂)不~(不服气,不平)。气不~(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问题四:一分钱的分下面一个心念什么 问题五:一个分加心读什么 忿忿不平的“忿”,念“奋”。问题六:一个字 上半部分是对 下半部分是心 念什么 怼 与对同音怼字怎么念,和哪个字同音?
dui四声,与队,对 ,都同音
你觉得汉字缺少哪些字?
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字,原则应该是能少则少不必贪多,切忌自讨苦吃。当然了至于还须造出什么〝字〞,得视人们在生活、工作以及在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需要而定,因此这样就又要依靠大众智慧了。小编利用这个平台探讨不失为一种佳选项!为君点赞·